【终章】(3/57)
。只要是打仗,就没有人敢拍着胸口说自己一定能胜利。
但是,如果不考虑北伐失败的后果,单从现在的局势去分析,现在是发动北伐,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时机吗?
毫无疑问。
是的。
大穆这位康宁帝,年纪虽不大,行事性情却颇有其父之风,甚至可以说,他比其父还要乖戾残暴不少。
换做一般人亲政以后,就算再不满自己的舅家,都不会立刻对舅家喊打喊杀,可康宁帝偏不,他还没亲政呢,就从不掩饰自己对舅家的不满,等到亲政以后,那就更加不用收敛了。
临时被叫进皇宫的无锋开口道:“这位康宁帝的行事,初看之下行事疯狂,毫无章法,实则未必。”
丁景焕露出洗耳恭听之色:“此话何意。”
无锋看了一眼高台上的霍翎,才道:“我们这边的情况,瞒不住大穆,也瞒不住康宁帝。
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我们正在想方设法让圣人突破社会传统、更进一步。这种时候,其实更应该求稳,谁又能想到,圣人会决意发动一场北伐呢。”
毕竟就连丁景焕这位绝对心腹,在听说霍翎有意发动北伐后,都按捺不住进宫相劝,想请霍翎先登基。
大穆那边肯定也想不到,大燕居然有意在此时展开北伐。
如果大燕接下来的精力完全放到太后称帝一事上,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百官上书进劝太后称帝,民间百姓自发联名请求太后称帝。
等到朝廷和民间的称帝声势都发动起来后,还有最重要的一步,那就是幽禁在太和殿多年的天子,要写下禅让诏书,自愿将皇位让给自己的亲生母亲,请太后称帝。
一场场政治作秀下来,太后才能正式准备自己的登基大典。
而且女人称帝,礼法要不要变动,规制要不要变动。
如果要改朝换代的话,季燕宗庙该如何处理,季姓宗室要如何安排。
还有那些追随在霍翎身后,为她登基出过不少力的功臣要不要进行封赏?
这里面需要掰扯和博弈的地方不知凡几。
每一条礼法,每一项规矩,都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次实践后定下来的。
想要改变礼法,突破男尊女卑的传统,霍翎最大的敌人是谁?
已经不是她的亲生孩子了。
她最大的敌人,是这世间所有反对女人称帝的声音。
是无数既得利益者搭建起来并运行千年的游戏规则。
更是这千百年历史留下来的文化惯性。
即使她向前迈出了最后一步,真正登上了权力至巅,身后也会有无数双手试图将她重新拽落下来。
他们在等待她衰老,等待她虚弱,等待着历史,重新回到原本的轨迹上。
和这样的历史惯性进行较量,那是持续一生也未必能分出胜负的战争。
甚至有可能她前脚刚驾崩,后来者就会大肆污名化她的存在。
斗争,斗争。
权力是永恒的斗争。
在和这千百年来的历史惯性进行一场彻底的斗争之前,霍翎要先把自己心心念念了几十年的事情做完,再携此不世之功,登基称帝,改朝换代。
再然后,就是穷尽自己最后的岁月、精力、心血,逆历史之潮流和文化之惯性,重新构建游戏规则。
***
北伐的决议,以最快速度通传下去。
时隔十数年之久,两国再宣战事,而这一次,是由大燕主动发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