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0-160(13/51)
而是摸黑来到一处墙角,按照某种特定规律敲击扭动,一处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的密门出现。霍世鸣缓缓上前,推开密门,取出随身携带的火折子。
他目标明确,直奔密室西北角,挪走角落里半人高的柜子。
他从怀里掏出匕首,慢慢撬开一块松动的砖石,从里面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匣子。
匣子里的东西,是霍世鸣还在燕西时,从西域一位商人手上获得的秘药。
此药名为离愁散。
白色粉末状,服用以后,初时症状与风寒无异,半个月后,病情开始急剧恶化,身体情况也会急转直下,至多两个月就会病入膏肓,无药可医。
***
承恩公病了。
据看守他的禁卫说,是承恩公一直没有起来用膳,下人察觉到不对,推门去查看,才发现承恩公已经烧得不省人事。
不管怎么样,承恩公都是太后的亲生父亲,国朝的一等公爵。
要是他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烧死过去,满府下人和在外头看守的禁卫怕是都要给他陪葬。
所以在发现承恩公烧得不省人事后,立刻有人去请来京中最好的坐堂大夫,还有人骑马赶去皇宫报信。
报信之人站在宫门口,忐忑等待着宫里的答复。
好在宫里并未降罪于他,只是派了两名太医随行。
等报信之人带着两位太医返回承恩公府时,正好撞上大夫从里屋出来。
“大夫,情况如何?”
大夫摇头:“情况不太好,老夫给他扎了几针,烧一直没退下去。”
两位太医也不耽误时间,朝着大夫略一拱手,就绕过他进了里屋。
年纪最长的胡太医负责给承恩公把脉。
手指刚搭到脉相商,胡太医就忍不住抬头,看了眼承恩公的面相。
他也曾与承恩公打过照面。
那时的承恩公,虽然上了年纪,但身材魁梧,声如洪钟,走
起路来大步流星,一看就是常年驻守边境的武将。
但如今的他,身材消瘦,面颊凹陷,食欲不振,还有郁结于心症,也难怪感染风寒后会病得如此严重。
好在承恩公以前的身体底子不错,病症起初看着凶险,但在施了针,又硬灌进去一碗药以后,额头终于没那么滚烫了。
胡太医对着伺候的下人道:“只要后半夜不再反复,病情就算是稳定了。”
方氏是在第二天才收到消息的。
霍世鸣病情最凶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,但人还虚弱着,一直没有清醒过来。
得知此事后,方氏顿时坐不住了,命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去照顾霍世鸣。
霍泽也说自己要跟着回去侍疾。
还是方氏劝住了他。
“我和你爹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,他生了重病我还不回去,我成什么人了。
“至于你这个做儿子的,你爹的病情已经稳定住了,还不需要你在他跟前侍疾。我回去能够帮忙打理家里,敲打一些不安分做事的下人,你回去能做什么。
“你就和你媳妇安心待在这里,我先回去帮你试探你爹的态度。要是他消了气,等到过年的时候,你再带着你媳妇儿子回去一起吃团圆饭。
“就算是看在阿兴那孩子的份上,他也不能把你直接扫地出门啊。”
霍泽这才没有再坚持。
霍世鸣从病中清醒过来,看到靠坐在床边的方氏,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。
用霍世鸣后来